現代戰爭不僅深刻影響當事國的人口和經濟,而且影響其生態系統。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一直在持續,影響了位于被占領的烏克蘭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翡翠網絡生態保護區。
翡翠網絡是一個跨國網絡,作為1979年《保護歐洲野生動物和自然棲息地伯爾尼公約》的一部分而創建,該公約促成了歐洲長達20年的再造林趨勢,并與全球森林損失相比作出了長期積極的預測。
烏克蘭于1996年加入該公約,并于2000年開始執行相關政策、環境保護立法和翡翠網絡站點。因此,分析執行這些政策的變化為調查現代戰爭對環境可持續性和保護的影響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在發表在《通信地球與環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烏克蘭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利用地球資源衛星和哥白尼哨兵1號和2號衛星圖像,分析了1996年至2020年期間位于盧甘斯克地區的烏克蘭翡翠網絡保護區的森林覆蓋變化,該地區自2014年以來一直處于俄羅斯的部分控制之下。
在他們的分析中,該小組證實,在1996年至2000年之間,在翡翠網絡創建之前,目前由烏克蘭和俄羅斯控制的領土上的森林砍伐趨勢相似,森林損失約為4%。此外,從2000年到2013年,在翡翠網絡建立期間和沖突之前,兩國的再造林率都很顯著,而且具有可比性。(分別為8%和10%)。
然而,從2013年到2020年,研究人員發現沖突開始后,兩國之間的保護情況存在明顯差異。即使在軍事沖突和生態脆弱性加劇的情況下,仍在烏克蘭控制下的領土增加了9%的森林面積。另一方面,俄羅斯控制下的領土失去了20年的可持續發展進展,與2013年的估計相比,森林損失了25%。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占領烏克蘭領土,生態系統與環境保護機構和政策的分離導致了環境的急劇退化和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喪失,”烏克蘭國立技術大學“伊戈爾西科爾斯基基輔理工學院”數學建模和數據分析系主任Nataliia Kussul教授總結道。
俄羅斯最近于2022年初在烏克蘭至少8個地區發動了軍事進攻,包括那些已經受到前一次占領影響的地區,對工業和民用基礎設施造成了廣泛破壞,并對社會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它還將更多的領土從保護立法、政策和協議中分離出來,嚴重干擾了翡翠網絡的實施過程。
“我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的衛星情報方法,特別是森林類型分類和損害評估模型,正在幫助發現緊迫的環境問題。它還可以用于識別其他國家的森林破壞,并且在戰爭結束后,它將用于烏克蘭其他受影響地區,以評估生態系統破壞并協助恢復工作,”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空間研究所(SRI NASU-SSAU)首席科學家Andrii Shelestov教授說。
該研究是在SWIFTT項目的背景下開展的,該項目旨在為森林管理者提供價格合理、簡單有效的遙感工具,以哥白尼衛星圖像和強大的機器學習模型為后盾,檢測和繪制森林面臨的各種風險,如昆蟲爆發、野火和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