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9年的NBA選秀大會上,菲尼克斯太陽隊與密爾沃基雄鹿隊用猜硬幣的方式來爭奪賈巴爾。結果后者幸運地贏得了賈巴爾的加盟。賈巴爾在雄鹿隊待了5個賽季。1975年,雄鹿隊為了獲得中鋒埃爾莫爾·史密斯、后衛布里安·溫特斯以及自由球員戴夫·梅爾斯和朱尼爾·布萊吉曼,將賈巴爾交換給洛杉磯湖人隊。
在湖人隊期間,為了提高自己的靈活性,賈巴爾從1976年開始練習瑜伽功。
除了他的眼罩,賈巴爾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大勾手投籃,其他球員幾乎很難防守其勾手,他也因此被稱為“天勾賈巴爾”。
賈巴爾在NBA整整打了20個賽季,到1989年才宣布退役,總得分38,387分,是NBA歷史第二高紀錄,僅次于勒布朗·詹姆斯。
最佳大學生籃球運動員 (1967, 1969)
三次全美最佳陣容 (1967-69)
入選籃球名人堂 (1995)
三次獲得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冠軍(1967, 1968, 1969)
三次獲得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最杰出球員(1967, 1968, 1969)
六次獲得NBA總冠軍(1971, 1980, 1982, 1985, 1987, 1988)
六次獲得NBA最有價值球員(1971, 1972, 1974, 1976, 1977, 1980) (NBA最高紀錄)
兩次獲得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1971, 1985)
十五次入選NBA最佳陣容:
十次入選NBA第一陣容 (1971, 1972, 1973, 1974, 1976, 1977, 1980, 1981, 1984, 1986)
五次入選NBA第二陣容 (1970, 1978, 1979, 1983, 1985)
十一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
五次入選NBA防守第一陣容 (1974, 1975, 1979, 1980, 1981)
六次入選NBA防守第二陣容 (1970, 1971, 1976, 1977, 1978, 1984)
十九次入選NBA全明星賽 (1969~1977,1979~1989)
當選體育畫報年度最佳運動員(1985)
當選NBA最佳新秀(1970)
入選NBA50大巨星(1996)
阿卜杜勒-賈巴爾的雕像在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揭幕(2012)
首位打滿20個NBA賽季的球員
保持NBA三項紀錄
上場時間(57,446分鐘)
投籃次數(28,307次)
投籃成功次數 (15,837次)
1998年,賈巴爾以1美元的象征性薪水義務執教亞利桑那州白河市的一所高中籃球隊。2000年,他擔任洛杉磯快船隊副教練,協助吉姆·托德工作。2002年,他執教USBL的俄克拉荷馬暴風隊。2004年,又執教紐約尼克斯隊。2005年9月,賈巴爾宣布擔任洛杉機湖人隊的球隊助教。
賈巴爾患有偏頭痛,他曾利用大麻來減輕自己的癥狀城染色體陽性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血液和骨髓癌。 該疾病于2008年12月被診斷出來,但賈巴爾說他的病情可以透過每天服用口服藥物來治療,每隔一個月回診,并定期分析血液。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不認為這種疾病會影響他的正常生活。賈巴爾成為諾華公司的代言人,該公司生產他的癌癥藥物伊馬替尼。
2011年2月,賈巴爾透過Twitter宣布,他體內的癌細胞已經“100%被清除”。幾天后,他澄清了他的錯誤陳述,表示他的癌癥并不是完全治愈了,只是被控制在最低限度。賈巴爾說:“你不可能完全擺脫癌細胞,我本應該知道這點的?!比涨埃Z巴爾在科學公園高中作了一次演講,其中談到了他的健康狀況?!艾F在我體內的癌細胞只是被控制在了最低限度?!爆F年70歲的賈巴爾在2008年被診斷患了慢性髓細胞白血病。他表示:“在我生命的這個階段,現在癌細胞不會造成生命威脅了。”
2011年,賈巴爾榮獲雙螺旋勛章,致力于提高癌癥研究的意識。同樣在2011年,賈巴爾獲得了紐約理工學院的榮譽學位。2016年底,賈巴爾被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勛章。
賈巴爾自年輕起即熱衷于學習武術及瑜珈作為養生健身之用,并因此在60年代末成為在洛杉磯教授截拳道的李小龍的弟子。由于兩者間的師徒關系,賈巴爾在李小龍1972年的遺作《死亡游戲》中客串演出了死亡塔頂的巨人武術家與李小龍交手。
籃球數據縮寫說明
GP
出賽場次
GS?
首發場次
?MPG?
場均上場時間
?FG%?
投籃命中率
?3P%?
三分命中率
?FT%?
罰球命中率
?RPG?
場均籃板
?APG?
場均助攻
?SPG?
場均搶斷
?BPG?
場均蓋帽
?PPG?
場均得分
?粗體?
最高紀錄
?
代表賈巴爾于該年度贏得總冠軍
*
領先聯盟
聯盟紀錄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1969–70
MIL
82
…
43.1
51.8
…
65.3
14.5
4.1
…
…
28.8
1970–71?
MIL
82
…
40.1
57.7
…
69.0
16.0
3.3
…
…
31.7*
1971–72
MIL
81
…
44.2
57.4
…
68.9
16.6
4.6
…
…
34.8*
1972–73
MIL
76
…
42.8
55.4
…
71.3
16.1
5.0
…
…
30.2
1973–74
MIL
81
…
43.8
53.9
…
70.2
14.5
4.8
1.4
3.5
27.0
1974–75
MIL
65
…
42.3
51.3
…
76.3
14.0
4.1
1.0
3.3*
30.0
1975–76
LAL
82
…
41.2
52.9
…
70.3
16.9*
5.0
1.5
4.1*
27.7
1976–77
LAL
82
…
41.2
57.9*
…
70.1
13.3
3.9
1.2
3.2
26.2
1977–78
LAL
62
…
36.8
55.0
…
78.3
12.9
4.3
1.7
3.0
25.8
1978–79
LAL
80
…
39.5
57.7
…
73.6
12.8
5.4
1.0
4.0*
23.8
1979–80?
LAL
82
…
38.3
60.4
0.0
76.5
10.8
4.5
1.0
3.4*
24.8
1980–81
LAL
80
…
37.2
57.4
0.0
76.6
10.3
3.4
0.7
2.9
26.2
1981–82?
LAL
76
76
35.2
57.9
0.0
70.6
8.7
3.0
0.8
2.7
23.9
1982–83
LAL
79
79
32.3
58.8
0.0
74.9
7.5
2.5
0.8
2.2
21.8
1983–84
LAL
80
80
32.8
57.8
0.0
72.3
7.3
2.6
0.7
1.8
21.5
1984–85?
LAL
79
79
33.3
59.9
0.0
73.2
7.9
3.2
0.8
2.1
22.0
1985–86
LAL
79
79
33.3
56.4
0.0
76.5
6.1
3.5
0.8
1.6
23.4
1986–87?
LAL
78
78
31.3
56.4
33.3
71.4
6.7
2.6
0.6
1.2
17.5
1987–88?
LAL
80
80
28.9
53.2
0.0
76.2
6.0
1.7
0.6
1.2
14.6
1988–89
LAL
74
74
22.9
47.5
0.0
73.9
4.5
1.0
0.5
1.1
10.1
職業生涯
1,560
625
36.8
55.9
5.6
72.1
11.2
3.6
0.9
2.6
24.6
明星賽
18
13
24.9
49.3
0.0
82.0
8.3
2.8
0.4
2.1
13.9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1969–70
MIL
10
…
43.5
56.7
…
73.3
16.8
4.1
…
…
35.2
1970–71?
MIL
14
…
41.2
51.5
…
67.3
17.0
2.5
…
…
26.6
1971–72
MIL
11
…
46.4
43.7
…
70.4
18.2
5.1
…
…
28.7
1972–73
MIL
6
…
46.0
42.8
…
54.3
16.2
2.8
…
…
22.8
1973–74
MIL
16
…
47.4
55.7
…
73.6
15.8
4.9
1.3
2.4
32.2
1976–77
LAL
11
…
42.5
60.7
…
72.5
17.7
4.1
1.7
3.5
34.6
1977–78
LAL
3
…
44.7
52.1
…
55.6
13.7
3.7
0.7
4.0
27.0
1978–79
LAL
8
…
45.9
57.9
…
83.9
12.6
4.8
1.0
4.1
28.5
1979–80?
LAL
15
…
41.2
57.2
0.0
79.0
12.1
3.1
1.1
3.9
31.9
1980–81
LAL
3
…
44.7
46.2
0.0
71.4
16.7
4.0
1.0
2.7
26.7
1981–82?
LAL
14
…
35.2
52.0
0.0
63.2
8.5
3.6
1.0
3.2
20.4
1982–83
LAL
15
…
39.2
56.8
0.0
75.5
7.7
2.8
1.1
3.7
27.1
1983–84
LAL
21
…
36.5
55.5
0.0
75.0
8.2
3.8
1.1
2.1
23.9
1984–85?
LAL
19
19
32.1
56.0
0.0
77.7
8.1
4.0
1.2
1.9
21.9
1985–86
LAL
14
14
34.9
55.7
0.0
78.7
5.9
3.5
1.1
1.7
25.9
1986–87?
LAL
18
18
31.1
53.0
0.0
79.5
6.8
2.0
0.4
1.9
19.2
1987–88?
LAL
24
24
29.9
46.4
0.0
78.9
5.5
1.5
0.6
1.5
14.1
1988–89
LAL
15
15
23.4
46.3
0.0
72.1
3.9
1.3
0.3
0.7
11.1
職業生涯
237
90
37.3
53.3
0.0
74.0
10.5
3.2
1.0
2.4
24.3
NBA最有價值球員
NBA最佳新秀
NBA
NCAA
加利福尼亞大學
^ 21 Turn Out As UCLA Opens Cage Practice. 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 UPI. October 16, 1965: 28 [June 18, 2021] –通過Newspapers.com.?
^ Smith, Dean. Why Freshman Should Not Play.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 1983 [June 18, 2021].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2-04-15).?
^ McSweeney, John. Rival cage coaches agree Alcindor may be greatest. Spokesman-Review ((Spokane, Washington)). Associated Press. February 25, 1966: 20 [2022-04-15].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2-05-31).?
^ 灌籃高手動畫第六集13分左右介紹
^ Basketball Teams to Dedicate Pavilion.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21, 1965: K-5 [June 18, 2021] –通過Newspapers.com.?
^ Smith, Johnny. The reign of Lew Alcindor in the age of revolt. The Undefeated. March 30, 2018 [December 22, 2021].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2-02-13).?
^ Esper, Dwain. Bruins Hope Norman Stays. The Independent (Pasadena, California). March 25, 1968: 15 [July 22, 2015].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3-07-26) –通過Newspapers.com.?
^ Gasaway, John. John Wooden's Century. Basketball Prospectus. June 7, 2010 [July 23, 2015]. (原始內容存檔于July 23, 2015).?
^ LeBron James becomes the NBA’s all-time leading scorer: Live updates and analysis. [2023-02-08].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3-03-02).?
^ 10.0 10.1 Kareem Abdul-Jabbar. Sports Reference. [December 21, 2021].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2-01-05).?
^ Hall of Famers. Basketball Hall of Fame. [August 2, 2009]. (原始內容存檔于April 20, 2010).?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Kareem Abdul-Jabbar NBA & ABA Statistics". basketball-reference.com. [{{{date}}}].
^ Bonk, Thomas. Kareem Is Second NBA Player Named Sports Illustrated Sportsman of the Year. Los Angeles Times. December 18, 1985 [December 22, 2021].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1-12-22).?
^ Elliot, Helene. Lakers honor Kareem Abdul-Jabbar with long-awaited statue.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17, 2012 [December 22, 2021].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2-04-23).?
在1969年的NBA選秀大會上,菲尼克斯太陽隊與密爾沃基雄鹿隊用猜硬幣的方式來爭奪賈巴爾。結果后者幸運地贏得了賈巴爾的加盟。賈巴爾在雄鹿隊待了5個賽季。1975年,雄鹿隊為了獲得中鋒埃爾莫爾·史密斯、后衛布里安·溫特斯以及自由球員戴夫·梅爾斯和朱尼爾·布萊吉曼,將賈巴爾交換給洛杉磯湖人隊。
在湖人隊期間,為了提高自己的靈活性,賈巴爾從1976年開始練習瑜伽功。
除了他的眼罩,賈巴爾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大勾手投籃,其他球員幾乎很難防守其勾手,他也因此被稱為“天勾賈巴爾”。
賈巴爾在NBA整整打了20個賽季,到1989年才宣布退役,總得分38,387分,是NBA歷史第二高紀錄,僅次于勒布朗·詹姆斯。
最佳大學生籃球運動員 (1967, 1969)
三次全美最佳陣容 (1967-69)
入選籃球名人堂 (1995)
三次獲得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冠軍(1967, 1968, 1969)
三次獲得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最杰出球員(1967, 1968, 1969)
六次獲得NBA總冠軍(1971, 1980, 1982, 1985, 1987, 1988)
六次獲得NBA最有價值球員(1971, 1972, 1974, 1976, 1977, 1980) (NBA最高紀錄)
兩次獲得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1971, 1985)
十五次入選NBA最佳陣容:
十次入選NBA第一陣容 (1971, 1972, 1973, 1974, 1976, 1977, 1980, 1981, 1984, 1986)
五次入選NBA第二陣容 (1970, 1978, 1979, 1983, 1985)
十一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
五次入選NBA防守第一陣容 (1974, 1975, 1979, 1980, 1981)
六次入選NBA防守第二陣容 (1970, 1971, 1976, 1977, 1978, 1984)
十九次入選NBA全明星賽 (1969~1977,1979~1989)
當選體育畫報年度最佳運動員(1985)
當選NBA最佳新秀(1970)
入選NBA50大巨星(1996)
阿卜杜勒-賈巴爾的雕像在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揭幕(2012)
首位打滿20個NBA賽季的球員
保持NBA三項紀錄
上場時間(57,446分鐘)
投籃次數(28,307次)
投籃成功次數 (15,837次)
1998年,賈巴爾以1美元的象征性薪水義務執教亞利桑那州白河市的一所高中籃球隊。2000年,他擔任洛杉磯快船隊副教練,協助吉姆·托德工作。2002年,他執教USBL的俄克拉荷馬暴風隊。2004年,又執教紐約尼克斯隊。2005年9月,賈巴爾宣布擔任洛杉機湖人隊的球隊助教。
賈巴爾患有偏頭痛,他曾利用大麻來減輕自己的癥狀城染色體陽性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血液和骨髓癌。 該疾病于2008年12月被診斷出來,但賈巴爾說他的病情可以透過每天服用口服藥物來治療,每隔一個月回診,并定期分析血液。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不認為這種疾病會影響他的正常生活。賈巴爾成為諾華公司的代言人,該公司生產他的癌癥藥物伊馬替尼。
2011年2月,賈巴爾透過Twitter宣布,他體內的癌細胞已經“100%被清除”。幾天后,他澄清了他的錯誤陳述,表示他的癌癥并不是完全治愈了,只是被控制在最低限度。賈巴爾說:“你不可能完全擺脫癌細胞,我本應該知道這點的?!比涨?,賈巴爾在科學公園高中作了一次演講,其中談到了他的健康狀況?!艾F在我體內的癌細胞只是被控制在了最低限度?!爆F年70歲的賈巴爾在2008年被診斷患了慢性髓細胞白血病。他表示:“在我生命的這個階段,現在癌細胞不會造成生命威脅了?!?/p>
2011年,賈巴爾榮獲雙螺旋勛章,致力于提高癌癥研究的意識。同樣在2011年,賈巴爾獲得了紐約理工學院的榮譽學位。2016年底,賈巴爾被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勛章。
賈巴爾自年輕起即熱衷于學習武術及瑜珈作為養生健身之用,并因此在60年代末成為在洛杉磯教授截拳道的李小龍的弟子。由于兩者間的師徒關系,賈巴爾在李小龍1972年的遺作《死亡游戲》中客串演出了死亡塔頂的巨人武術家與李小龍交手。
籃球數據縮寫說明
GP
出賽場次
GS?
首發場次
?MPG?
場均上場時間
?FG%?
投籃命中率
?3P%?
三分命中率
?FT%?
罰球命中率
?RPG?
場均籃板
?APG?
場均助攻
?SPG?
場均搶斷
?BPG?
場均蓋帽
?PPG?
場均得分
?粗體?
最高紀錄
?
代表賈巴爾于該年度贏得總冠軍
*
領先聯盟
聯盟紀錄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1969–70
MIL
82
…
43.1
51.8
…
65.3
14.5
4.1
…
…
28.8
1970–71?
MIL
82
…
40.1
57.7
…
69.0
16.0
3.3
…
…
31.7*
1971–72
MIL
81
…
44.2
57.4
…
68.9
16.6
4.6
…
…
34.8*
1972–73
MIL
76
…
42.8
55.4
…
71.3
16.1
5.0
…
…
30.2
1973–74
MIL
81
…
43.8
53.9
…
70.2
14.5
4.8
1.4
3.5
27.0
1974–75
MIL
65
…
42.3
51.3
…
76.3
14.0
4.1
1.0
3.3*
30.0
1975–76
LAL
82
…
41.2
52.9
…
70.3
16.9*
5.0
1.5
4.1*
27.7
1976–77
LAL
82
…
41.2
57.9*
…
70.1
13.3
3.9
1.2
3.2
26.2
1977–78
LAL
62
…
36.8
55.0
…
78.3
12.9
4.3
1.7
3.0
25.8
1978–79
LAL
80
…
39.5
57.7
…
73.6
12.8
5.4
1.0
4.0*
23.8
1979–80?
LAL
82
…
38.3
60.4
0.0
76.5
10.8
4.5
1.0
3.4*
24.8
1980–81
LAL
80
…
37.2
57.4
0.0
76.6
10.3
3.4
0.7
2.9
26.2
1981–82?
LAL
76
76
35.2
57.9
0.0
70.6
8.7
3.0
0.8
2.7
23.9
1982–83
LAL
79
79
32.3
58.8
0.0
74.9
7.5
2.5
0.8
2.2
21.8
1983–84
LAL
80
80
32.8
57.8
0.0
72.3
7.3
2.6
0.7
1.8
21.5
1984–85?
LAL
79
79
33.3
59.9
0.0
73.2
7.9
3.2
0.8
2.1
22.0
1985–86
LAL
79
79
33.3
56.4
0.0
76.5
6.1
3.5
0.8
1.6
23.4
1986–87?
LAL
78
78
31.3
56.4
33.3
71.4
6.7
2.6
0.6
1.2
17.5
1987–88?
LAL
80
80
28.9
53.2
0.0
76.2
6.0
1.7
0.6
1.2
14.6
1988–89
LAL
74
74
22.9
47.5
0.0
73.9
4.5
1.0
0.5
1.1
10.1
職業生涯
1,560
625
36.8
55.9
5.6
72.1
11.2
3.6
0.9
2.6
24.6
明星賽
18
13
24.9
49.3
0.0
82.0
8.3
2.8
0.4
2.1
13.9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1969–70
MIL
10
…
43.5
56.7
…
73.3
16.8
4.1
…
…
35.2
1970–71?
MIL
14
…
41.2
51.5
…
67.3
17.0
2.5
…
…
26.6
1971–72
MIL
11
…
46.4
43.7
…
70.4
18.2
5.1
…
…
28.7
1972–73
MIL
6
…
46.0
42.8
…
54.3
16.2
2.8
…
…
22.8
1973–74
MIL
16
…
47.4
55.7
…
73.6
15.8
4.9
1.3
2.4
32.2
1976–77
LAL
11
…
42.5
60.7
…
72.5
17.7
4.1
1.7
3.5
34.6
1977–78
LAL
3
…
44.7
52.1
…
55.6
13.7
3.7
0.7
4.0
27.0
1978–79
LAL
8
…
45.9
57.9
…
83.9
12.6
4.8
1.0
4.1
28.5
1979–80?
LAL
15
…
41.2
57.2
0.0
79.0
12.1
3.1
1.1
3.9
31.9
1980–81
LAL
3
…
44.7
46.2
0.0
71.4
16.7
4.0
1.0
2.7
26.7
1981–82?
LAL
14
…
35.2
52.0
0.0
63.2
8.5
3.6
1.0
3.2
20.4
1982–83
LAL
15
…
39.2
56.8
0.0
75.5
7.7
2.8
1.1
3.7
27.1
1983–84
LAL
21
…
36.5
55.5
0.0
75.0
8.2
3.8
1.1
2.1
23.9
1984–85?
LAL
19
19
32.1
56.0
0.0
77.7
8.1
4.0
1.2
1.9
21.9
1985–86
LAL
14
14
34.9
55.7
0.0
78.7
5.9
3.5
1.1
1.7
25.9
1986–87?
LAL
18
18
31.1
53.0
0.0
79.5
6.8
2.0
0.4
1.9
19.2
1987–88?
LAL
24
24
29.9
46.4
0.0
78.9
5.5
1.5
0.6
1.5
14.1
1988–89
LAL
15
15
23.4
46.3
0.0
72.1
3.9
1.3
0.3
0.7
11.1
職業生涯
237
90
37.3
53.3
0.0
74.0
10.5
3.2
1.0
2.4
24.3
NBA最有價值球員
NBA最佳新秀
NBA
NCAA
加利福尼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