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首爾鐘路區世宗路舉行的“H.eco論壇”上,演員金錫勛在以“我們剩下的時間”為主題的特別討論會上發言。左起:電視人朱莉安·昆塔特、金、作家李瑟雅、零廢棄物商店Almang Market的共同創始人高衿淑。(韓國先驅報記者李相燮)
演員金錫勛、作家李錫雅、零廢棄物商店“阿爾曼市場”的共同創始人高錦淑等3名環境運動名人,于18日在首爾江南區世宗路舉行的“H.eco論壇”上,討論了他們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微小改變。
一年一度的論壇以“過渡:藍色、清潔和綠色”為主題,在一個名為“我們剩下的時間”的特別小組討論中,名人分享了他們的經驗。電視名人朱利安·昆塔特主持了會議。
“我收到的禮物是棉布嬰兒尿布。我關心環境,所以我想嘗試使用它們,”金說。
然而,他發現帶兩個孩子的經歷很有挑戰性,很快就放棄了。
“我認為不應該這么困難,”金說。
“例如,如果我沒有帶杯,我可以使用一次性產品,但我不會在使用一次后就把它們扔掉。我把它帶回家,再次使用一次性杯子。我通常至少用三次,”他解釋道。
他還強調了為環境盡我們所能的重要性。
“2018年,當我帶著一個可重復使用的容器去萬源市場買魷魚或炒蔬菜時,商販們表現得好像我做錯了什么一樣。”“但是現在,2024年,我去萬原市場,他們不覺得奇怪。他們甚至給了我一張優惠券,我可以用它換一個必須買的垃圾袋。這表明小的改變很重要。”
會上還分享了名人意識到氣候變化影響嚴重性的時刻。
李說,當時她的朋友告訴她,因為這個問題,他們不想要孩子。
“我今年30歲出頭,我的朋友們也在30歲出頭到35歲左右。那些考慮是否要孩子的人經常把氣候變化作為他們決定的一個因素,”李說。“這讓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她還分享了自己教青少年寫作課的經驗。
“他們使用了一個術語,‘氣候蕭條’。每當我發現青少年們感到抑郁時,我就會覺得我們真的在經歷嚴重的時期。”
氣候抑郁或氣候焦慮是一個術語,用來描述氣候變化及其對地球和人類生存的影響所帶來的痛苦。
高震東表示:“我也盡量不說‘對不起,地球’。”它讓我們感覺離問題很遙遠。就像李說的,它甚至會影響我們要孩子的決定。這是我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