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行長表示,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公司共籌集了33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其增長符合在岸金融中心對酋長國經濟貢獻翻一番的目標。
艾薩·卡齊姆周一在迪拜金融科技峰會上表示,金融科技是去年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增長最快的領域,迪拜的地理位置使金融科技公司能夠“無與倫比地進入”一個擁有30多億人口、GDP總額超過12萬億美元的市場。
卡齊姆表示:“2023年我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長,金融科技和創新成為增長最快的行業,有902家注冊公司,比上一年增長了31%。”
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是中東、非洲和南亞地區的頂級金融中心之一,自那以來,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的公司總數已增至1000多家。
他說:“這種加速增長的軌跡完全符合迪拜經濟議程D33的目標。”
D33計劃于今年1月啟動,旨在使迪拜的經濟規模翻一番,到2033年達到32萬億迪拉姆。
經濟議程還旨在使迪拜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領導者,增長最快,最具吸引力的全球商業中心,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多元化的中心,以及有才華的公民和獨角獸的孵化器。
過去10年,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的擴張速度是阿聯酋平均GDP增長速度的5倍,直到去年為止,它對該國GDP的貢獻率約為6%。
它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其對迪拜經濟的貢獻翻一番,并指望財富和資產管理以及金融科技等行業幫助它實現十年末的目標。
去年,316家金融科技公司在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設立了辦事處,而其財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數量增加到350家,使活躍公司總數達到5523家,雇員人數超過41,500人。
根據馬格尼特的數據,近年來迪拜的金融科技投資激增,僅在2023年,金融科技融資總額就達到23億美元。
卡齊姆援引CB Insights的數據表示,全球對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資也在2023年飆升至1000億美元大關以上,年增長率為50%,這支撐了“投資者對金融科技創新的強勁興趣”。
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也促使財富管理公司和全球交易所運營商發展自己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以便在來自金融科技公司的全面競爭中保持競爭力。
“如果我們看看我們業務的增長軌跡,我們已經在交易所以外的業務領域創造了更多的收入……比我們的交易所業務做得還要多,”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阿德納?弗里德曼(Adena Friedman)表示。
“在未來10年,我們可能更像是一家金融科技提供商,而不是一家交易所運營商,盡管這兩個角色對我們的戰略同樣重要。”
她補充稱,擁有交易所業務奠定了基礎,使納斯達克得以成長和擴張,“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
對于資產管理公司來說,隨著他們的客戶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技術環境中消費信息和進行投資而發展也是很重要的。
“幾十年來,我們的客戶一直在變化,他們將繼續變化,寶盛必須繼續成為這一變化的一部分。瑞士私人銀行寶盛(Julius Baer)首席執行官尼克?德雷克曼(Nic Dreckmann)表示:“就我們的客戶而言,這些天我們看到的(變化)顯然是信息。”
“我認為我們總是需要尋求擴張,我們需要考慮我們的價值主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