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亨利帆船賽,一項賽艇比賽,是英國紳士風度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身穿運動上衣、系著帆船俱樂部領帶的觀眾一邊喝著皮姆斯(Pimms),一邊觀看賽艇運動員在泰晤士河的一段河段上比賽。今年的活動于7月2日開始,在此之前,有一個不受歡迎的客人:一個環保慈善機構報告說,河里的大腸桿菌和其他人類糞便細菌標記物含量很高。報告稱,這是污水污染的結果。
這一消息對陷入困境的泰晤士水務公司(Thames Water)來說是又一次打擊。自1989年私有化以來,該公司一直在當地享有供水和管理泰晤士河流域污水的壟斷地位。這種市場主導地位并沒有阻止泰晤士陷入動蕩,并面臨償付能力方面的質疑。6月27日,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莎拉?本特利出人意料地辭職,這一事件引起了公眾的注意,當時該公司正處于8年轉型計劃的第2年。該公司尋求改變命運的15億英鎊資金中,股東(主要是養老基金)只拿出了5億英鎊。可能需要一段暫時的國有化時期。
直接原因是通貨膨脹。泰晤士水務公司負債累累,部分原因是2006年麥格理銀行支持的杠桿收購的遺留問題。此后,它被賣給了新的所有者,主要是那些養老基金。這140億英鎊債務的大部分利息都與零售價格指數(RPI)掛鉤,這是一種衡量通脹的指標。然而,水務監管機構ofwater只允許自來水公司根據住房成本調整后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H)來提高賬單。因此,這兩個指標之間存在一個持續的“楔子”,零售價格指數(RPI)幾乎總是高于消費物價指數(cpi)。通脹沖擊已將這一差距推至歷史高位。泰晤士集團母公司的一項估計表明,通脹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公司利潤將減少9.11億英鎊;2022年,它的營業利潤為3.22億英鎊。
泰晤士水務只是英格蘭和威爾士十大私營水務公司中最脆弱的一家。(國家為北愛爾蘭和蘇格蘭供水。)Ofwat稱,泰晤士的債務相當于其受監管資本價值(衡量公司價值的標準)的80.6%,而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為68.5%。只有三家公司,包括威爾士的非營利公司Dwr Cymru,其債務低于ofwa建議的上限60%。6月29日,另一家負債累累的公司約克郡水務公司表示,已從股東那里籌集了5億英鎊。
這是大型水務公司自私有化以來面臨的最嚴重的危機。在成立之初,這些公司沒有債務——政府勾銷了1989年地區水務局欠財政部的130億英鎊(相當于今天的貨幣)。如今,該公司的債務已超過600億英鎊,略低于私有化以來所有者獲得的659億英鎊股息。這些公司也可能面臨清理河流、海灘和其他洗浴場所的巨額賬單:在暴風雨期間,未經處理的污水被反復傾倒到這些地方。本周,泰晤士水務公司因2017年污染兩條河流而被罰款330萬英鎊。
可以理解的是,在污水中游泳(或劃船)的同時,股東和首席執行官卻享受著豐厚的回報,這一前景激起了廣泛的公眾憤怒。左翼活動家和政治家們呼吁重新國有化(甚至大多數保守黨選民都表示他們喜歡這個想法),并指出自私有化以來,投資者的回報主要來自于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債務的增加,而不是效率的提高。與此同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些公司未能大幅減少泄漏。
監管機構理應承受大部分的憤怒。在沒有市場競爭壓力的情況下,它必須防止壟斷企業哄騙消費者。水務公司每五年向水務署提交商業計劃,列明改善供水系統所需的估計開支。監管機構通常會通過談判降低成本,設定支出限額,然后根據它認為公司應該如何為自己融資,設定資本成本上限。從這個神秘的程序中,監管者產生了價格控制。減少開支,從而減少投資,意味著減少紙幣。
ofwa現在對金融穩定感到擔憂,可能在下一輪融資中對債務融資設定更嚴格的要求。股東通過不可持續的借款提取股息對債券持有人來說是個壞消息,但對整個英國人來說卻未必如此。債券持有人可能會遭殃:任何一家破產的水務公司都應該面臨正常的破產程序,這意味著將所有股東都掃地出門,并在公司移交給新掌門人時,將公司的價值給予運營公司的債券持有人。這些貸款機構也應該承擔保持資金流動的任何成本。降低債券持有人所持債務的價值將使其更容易吸引新資本。
為供水系統尋找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則更為艱巨。正如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在1988年關于水務私有化的辯論中所說,“如果我們想改善環境,就得花錢。”很少有人考慮供水和取水的成本,英國人可能會認為改善是不值得的:由環保主義者、消費者、農業部、環境署和水務行業機構組成的“風暴溢出排放工作組”(Storm Overflow emissions Taskforce)的分析在2021年得出結論,防止污水排放的投資不值得花費數百億英鎊。
然而,投資來保持水的流動是必要的。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正在給供水帶來壓力。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英國就沒有再建新的水庫,而是依靠臨時措施,比如禁止使用水管來限制需求。由于管道漏水,仍有大量的水流失,英國人的用水量比荷蘭人等其他國家的人要多。部分原因是,只有60%的國家有水表監控使用情況。
這意味著賬單將不得不上漲。咨詢機構英國國家基礎設施委員會(National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估計,從現在到2050年,還需要額外投入200億英鎊來維持供水;防止污水排放將帶來更高的成本。國有化只會將這一義務轉移給國家。與此同時,私人投資者將要求回報來支付資金。股權融資的成本通常高于債務融資。預計圍繞水資源的持續爭論和抗議將遠不如亨利帆船賽那么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