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6月11日,2025年長寧區全球引才行動啟動儀式在上海虹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自去年4月15日煥新啟用以來,該中心已累計服務11萬余人次,其中海外人才1.1萬余人次,成為海外人才入滬投資興業的“首站”。
煥新啟用一年后,上海虹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新增并優化了一系列服務項目,可總結為“3+4+7”架構,即優化“就業創業”“社會融入”“線上直播”等3項原有功能,新增“雙創區域外籍華人人才申請認定”“外籍人士辦理工作許可(居留許可)體檢綠色通道”“聯通虹橋國際人才服務中心海外人才直聯平臺”、外籍人士通訊服務等4項服務舉措,推出出入境、投資創業、城區游覽、過境旅游、就醫問醫、出行便利和養寵育寵等7項指南。
煥新啟用伊始,中心就設置了2個外籍社工崗位并延續至今。中心外籍社工、來自法國巴黎的實習生程紫華的另一身份,是東華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大四學生。今年3月,他來到中心擔任生活服務咨詢區域的社工,為外國人提供翻譯、問題咨詢和解決服務。外籍人士看到長著“洋面孔”的程紫華感到很驚喜和親切,程紫華也在此結緣許多新同事、新朋友。
程紫華
程紫華透露,自己來中心實習,一方面因老師建議他來挑戰自我,另一方面則來自他初來中國時的親身經歷。“我剛來中國時,遇到不少難題,譬如獲取居住證要自己去辦理,最麻煩的則是找房子住,當時中介市場魚龍混雜,不像現在這樣規范。”此外,通信運營商并未在每個環節都開通英文服務,這讓外國人來到中國后往往被第一步安裝電話卡“卡住”,因此不少外籍友人想到找“上海通”程紫華來幫忙解決。
“現在,我把我的經驗告訴來上海的外國人,同時,告訴他們上海中心城區有這樣一處能一站式完成所有需求的人才服務中心。”程紫華說。
百秋尚美科技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紀祺坦言,公司平均年齡只有27歲,每年有大量辦理海外人才落戶的需求。為此,百秋與虹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展開了緊密合作,為新入職的外籍人才加快辦理外國人來華居留許可等證照,加快人才到企業任職的速度。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芮紹煒表示,面向未來,長寧區可帶頭在區內推廣數字賦能方案,借鑒杭州“城市大腦”經驗,利用AI技術為來到城市的每一個人才精準匹配相應服務。
據悉,自去年1月1日,上海虹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官方網頁上線以來,已有近2000人通過網頁成功申請了留學生公寓,現已入住1200余人。針對海內外人才來滬創新創業的安居需求,長寧區創新推出人才驛站項目,提供最長3個月、最短一個半月的免費住宿。
活動現場,首批入住人才驛站的代表獲頒鑰匙。據悉,人才驛站首批100套房源來自虹橋人才公寓,符合條件的四類人才可申請入住,包括在海外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有國際領先或能填補國內空白技術成果,且符合長寧區重點產業發展導向、在長寧區注冊企業的海外人才,或是在世界排名前100或專業排名前20的國內和境外高校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才等。
活動現場還啟動了2025年長寧區全球引才行動。通過“海聚英才”長寧選拔賽及香港分賽區初賽、重點企業海外人才崗位需求對接會、香港學子長寧行、全球名校引才行等一系列引進來和走出去活動,長寧區將開展精準引才,爭取更多卓越人才與優秀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