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制造商正在轉型為時尚品牌,狂熱地致力于原創設計。與此同時,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零售市場的增長放緩,使得國際擴張越來越有可能獲得回報。那么,一個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中國品牌會是什么樣子呢?
“這次我們來談談中國的時尚吧。”由中國運動服裝巨頭李寧公司新成立的比賽的視頻預告片思考了一個中國內外許多人一直在問的問題。“會是這樣嗎? 這或 那”;然后,視頻播放了一部中國歷史歷史劇的各種圖片,以及穿著傳統紅色旗袍的女性的集體照。
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夕,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一屆運動裝大賽以“中國風的覺醒”為主題。設計師們必須在年底前提交他們對“國超”的看法。-大致翻譯為代表中國的一種風格或潮流。
李寧杯的發布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這里也是時尚博覽會的舉辦地。該展會成立于1993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服裝展之一。9月25日至27日,參展商數量不斷增加,因為在中國時裝零售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服裝制造商正在尋找買家。
中國服裝工業協會會長陳大鵬表示,今年1月至7月,服裝零售額增速放緩至2.6%,低于去年同期的6%。
時裝市場的放緩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結果,這將繼續影響消費者支出。中國的消費者行為也在發生變化隨著紡織品生產商從為外國公司生產服裝轉向打造自己的品牌,它們不得不面對一個轉變。
“這是我們一百年來從未遇到過的挑戰,”陳在9月26日于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面對如此巨變的時代,沒有人做好準備,問題是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概念和新方法來適應變化。”
生產的自動化和使用人工智能來瞄準消費者,將有助于生產商適應這一趨勢,而中國主要的中小型服裝生產商也需要加強設計、打造品牌,并證明他們正在以一種對社會負責的方式行事。對質量的關注將是未來的關鍵。
圖片來源:Chic的沖動展廳,中國品牌展示自己的設計
“許多大型中國企業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但時裝業主要由許多中小企業組成。”陳先生說。“只有幾棵樹長得高,這還不夠;我們需要樹木、灌木和草地來維持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系統。”
萬夢娜(Mona Wan)的家族企業從事服裝生產已近20年,最近從杭州搬到了上海,以推廣其新品牌“智倩”(在英語中的意思是“以前”)。該品牌融合了東方風格與懷舊的歐洲元素。萬在上海時尚中心新天地的一家旗艦店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設,為25至40歲的年輕消費群體打造一個設計師品牌。
她的公司,杭州廚灶時尚集團有限公司哪家公司還為其他公司生產服裝在擁有老客戶的heritage品牌的銷售開始下滑后,智謙推出了。在談話中,萬也表現出了對她的新品牌在歐洲的潛力的好奇,因為她提到了風格上的相似性。王在2009年創立了自己的同名高端時尚品牌,目前正在巴黎時裝周上展示,作為首批中國設計師之一,她獲得了國際認可。
圖片:知倩競選照片|來源:知倩 在國際時裝周上,越來越多具有中國背景和國際吸引力的新興品牌開始嶄露頭角,烏瑪王(Uma Wang)只是其中之一。在2020年春夏時裝季,中國設計師和品牌重返紐約,并征服了米蘭的t臺。電商巨頭阿里巴巴(Alibaba)利用客戶數據的銷售洞見,推動了太平鳥(Peacebird)的年輕街頭風格和水草/童(Shushu/Tong)的顛覆性洛麗塔(lolita)禮服的流行。
新興的品牌
繼續推動新的“中國制造”與此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制造業向海外轉移,供應商尋求在供應鏈上獲取更多價值。 “只是因為勞動力成分在貶值,每一季都有買家要求折扣,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有一天,所有唾手可得的東西都被摘光了。”香港紡織與服裝研究所(Hong K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tiles and Apparel)首席執行官埃德溫·凱(Edwin Keh)在上海表示。“向供應鏈上游移動,成為進口商,提供更多服務,最后成為品牌所有者,似乎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大約一半的參展商在9月版的別致工作自己的標簽,在3月,這個數字站在傳統上甚至更高的80%。大多數公司在建立自己的品牌的同時,仍然依賴于為他人生產,但那些專門銷售自己設計的公司正在迅速崛起。
圖片來源:茂茂超市SS19 |
總部位于廣州的茂瑪男裝(Mao Mart Homme)就是這些所謂的設計師品牌之一,該品牌已在Chic展示了其第10個系列。該品牌的創始人兼設計師毛嫩說,該品牌的簡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服裝的形狀,中國傳統服裝往往比歐洲服裝更直,歐洲服裝更適合身體的形狀。她的品牌已經在中國200多家商店銷售。
馮三三是另一位在Chic展示他的系列的設計師,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馮小剛的高級定制服裝以西藏民俗元素或京劇元素為基礎,最初獲得了成功,現在他把目標瞄準了主流市場。他計劃從明年開始在網上銷售他的商業收藏,希望用現代的方式來吸引18到35歲的顧客。
“在日常生活中,帶有傳統元素的衣服還沒那么多穿,”芬三在上海說。“但如果我的設計能產生一種能引起人們共鳴的感覺,他們會因為喜歡而購買。”
圖片:馮三三的設計借鑒了清代宮廷佩戴的圖案、項鏈等元素
盡管漢服運動重新引起了人們對傳統服裝的興趣
在美國,年輕消費者是否會購買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商品,仍有待觀察設計。像其他地方一樣,中國的千禧一代也被Supreme和Zara、優衣庫(Uniqlo)等知名街頭品牌以及國際快時尚零售商所吸引。
全球野心
面對激烈的時尚市場競爭,能否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成功的關鍵。9月,總部位于上海的Icicle品牌在巴黎開設了其在中國以外的第一家旗艦店。去年10月,該公司還收購了法國時裝品牌Carven。波司登是中國最知名的羽絨外套品牌之一,在中國擁有7000多家單品店。該品牌正通過其意大利子公司在歐洲擴張,目前在從意大利到俄羅斯的550家多品牌門店銷售。
中國時裝業未來最關鍵的問題之一,仍然是中國企業能否成功地在全球消費者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這也將有助于提升他們在國內的品牌形象。
一個品牌如何發展?這是一個積累。產品必須制作精良,從這里可以建立起一個品牌。然后我們就可以談論品味或技藝了。”陳大鵬說。
目前,收購國際品牌以進入更廣闊的市場、學習吸引消費者所需的軟技能的趨勢仍然存在至少對于財大氣粗的企業集團來說是這樣。過去幾年,復星收購了巴黎時裝品牌朗萬(Lanvin)和奧地利襪子制造商沃福德(Wolford),山東如意(Shandong Ruyi)收購了百麗(Bally)和雅格獅丹(Aquascutum)。
Icicle在巴黎開設了旗艦店|
Keh表示,收購仍將是一個學習和參與的途徑,期待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在未來10年內出現是明智的。一個新的“中國制造”可能也是如此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