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部門領導人表示,雖然從COVID-19的影響中恢復是當前全球的重點,但氣候變化和養活日益增長的人口等長期挑戰也需要關注。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后的經濟復蘇是企業和政府的重要議程,但亞太地區糧食部門領導人敦促將重點擴大到應對更長期的挑戰,如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
在《2021年亞太經合組織與商業生活:可持續和有韌性的亞太經合組織糧食體系》會議上,亞洲食品工業執行主任馬特·科瓦奇概述了未來的挑戰。據估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1億。我們必須用更少的資源來生產更多的食物,這就增加了一個挑戰,即可持續食品仍然需要營養豐富,才能讓人們擁有平衡、多樣化的飲食,并支持良好的健康?!?/p>
科瓦奇說,由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約三分之一是由農作物和動物生產、林業和糧食生產以及營養食品獲取不平等造成的,食品行業和政府需要努力解決糧食安全和可持續性問題。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有同樣的關注和資源去尋找減少甲烷排放的方法——我們下周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各國政府不僅應與工業界磋商,而且應結成伙伴關系。他補充說:“與那些只把與私營部門合作當作事后考慮的經濟體相比,采取合作態度的經濟體必然會更成功?!?/p>
亞太經合組織2021年高級官員會議主席維塔利斯告訴觀眾,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是新西蘭在這一領域發揮領導作用的一個機會。
新西蘭牽頭制定了新的10年糧食安全路線圖,并批準該路線圖將成為8月19日亞太經合組織糧食安全部長會議議程上的關鍵項目之一。
“新西蘭作為一個經濟體,在這里有代理。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環境,對于一個小型經濟體來說,這不是一件小事。”“我們不想做跟隨者?!?/p>
恒天然首席執行長赫雷爾(Miles Hurrell)說,該公司的客戶越來越希望他們消費的產品是可持續生產的。他承認乳制品行業面臨甲烷排放的挑戰,并表達了他的觀點,認為這可以通過合作來克服。
“在過去的18個月里,我們驚訝地發現科學界能夠如此迅速地找到COVID-19疫苗。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有同樣的重點和資源去尋找減少甲烷排放的方法,我們下周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盚urrell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