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洛麗亞·迪基
倫敦(路透社)-新的研究發現,隨著手工和小規模金礦開采活動深入叢林,從翠鳥到鷦鷯到鶯等熱帶鳥類都有汞污染的跡象。
周二發表在《生態毒理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在金礦開采活動7公里(4英里)范圍內的鳥類體內的汞濃度比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熱帶地區其他地方的鳥類高出四倍以上。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保護生物學家克里斯·塞耶斯說:“這為國際上熱帶地區的鳥類保護敲響了警鐘。”
近幾十年來,熱帶鳥類的生物多樣性一直在下降,但科學家們并不完全確定原因。塞耶斯說:“根據這里的水平,有理由認為汞可能起了作用。”
在截至2023年的17年時間里,數十名科學家從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9個國家的322種鳥類身上收集了數千份羽毛、血液和組織樣本,創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汞濃度數據庫。
這項研究增加了人們對汞是如何影響熱帶野生動物的了解,金礦工人使用汞從沉積物中分離貴金屬。
手工采金通常是在保護區內非法進行的,或者是在保護區之外未經政府明確許可的非正式開采。
今年早些時候,路透社首次報道,科學家在秘魯金礦開采熱點附近發現了從提猴到豹貓等哺乳動物受到汞污染的跡象。
已經發現,吸收或攝入受汞污染的水或食物會導致人類和一些鳥類的神經系統疾病、免疫疾病和生殖衰竭。
塞耶斯說,鳥類是“金礦里的金絲雀”,因為它們對汞污染很敏感,而且很容易接近,這讓科學家們可以測量整個生態系統健康的溫度。
收集的樣本顯示,鳴禽體內的汞濃度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吃肉或生活在水生棲息地的鳥類也被發現具有最高的總體汞含量。
汞污染的熱點地區包括秘魯的馬德雷·德迪奧斯和哥倫比亞的阿亞佩爾——手工金礦開采的中心。
伯利茲中部的鳥類也有很高的汞濃度,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由于當地垃圾填埋場焚燒或周圍地區煤炭燃燒排放的氣態汞所致。
(Gloria Dickie倫敦報道;編輯:Tomasz Janowski)